山西省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2024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审批服务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山西省贯彻落实〈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的实施方案〉》《山西省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的实施方案》,坚持运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法治根基 (一)坚决扛牢法治责任。我局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将其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东洪同志担任法治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主持召开党组会、局务会,专题研究法治政府建设相关工作,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同时,建立健全法治建设工作机制,明确法治建设职责,形成主要领导扛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并进一步细化法治建设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部门和责任人。 (二)加强法治理论学习。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按照领导干部学法“两清单”,选订重要普法教育书刊,围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等党内法规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组织中心组专题学习8次。组织党员干部通过支部集中学、个人在线学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 (三)扎实做好普法工作。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结合“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主题活动,在省政务大厅悬挂宣传横幅,多媒体一体机上利用LED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设置义务法律咨询专台,发放宣传资料。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中心,以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为重点,面向群众普法,推动法治宣传教育深入人心。通过深入开展普法活动,也进一步提升了机关工作人员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 (四)积极开展年度专题述法。全面落实《关于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工作的意见》及《山西省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实施方案》,组织局班子成员开展年度述法工作,将履行推进法治建设职责情况列入领导干部个人年度述职报告。 二、完善法治体系,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一)健全制度机制,规范行政行为。研究制定《全省政务服务大厅工作制度和规范指引》《关于“黄牛”“黑中介”等破坏营商环境问题专项整治长效机制建设的指导意见》等制度规范,通过建章立制,形成工作长效机制。加强规范性文件动态清理,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政府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评估清理工作的通知》(晋政办函〔2024〕166号)要求,对我局牵头起草的政府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梳理,其中行政规范性文件拟废止3件,政策性文件拟废止40件,拟修订4件。 (二)配合执法监督,督促规范执法。配合省人大执法检查组赴太原、晋中、长治等市开展《山西省营商环境条例》贯彻落实实地检查。研究起草《关于贯彻实施〈山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有关情况的报告》。将《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关于检查〈山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相关问题建议梳理成清单,逐项对责对账纠治存在的问题,全力推动《山西省营商环境条例》贯彻实施、落细落实出成效。推动落实行政复议决定抄告制度,加强对被申请人的业务指导,向晋中市、朔州市审批服务管理局印发通知,引导其在法定期限内执行行政复议决定,规范审批行为。 (三)严格文件审查,提高决策水平。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和《山西省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与监督管理办法》,组织局法律顾问参与重大行政决策和涉法事务的研究、咨询与论证,对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核。2024年共对21个文件、47份合同依法依规进行了合法性审核。 三、坚持法治引领,深入推动改革 (一)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改善。提请省政府整合设立省优化营商环境和数字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完善工作机制。从优化企业开办、提升服务效能等9个方面推动营商环境改革攻坚,39项任务、231项具体举措得到较好落实。25项首创性、领先性、唯一性营商环境改革典型经验在全省复制推广。构建“啄木鸟”工作机制,通过营商环境体验官、“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经营主体畅谈日等渠道,主动发现并解决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640个。 (二)审批服务改革提速增效。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实施意见》(晋政发〔2024〕8号),分类分领域整合打包成27件“一件事”,着力推动审批服务由“多方申请、多次提交、多头跑动”向“一次申请、一次提交、一次跑动”转变。新生儿出生、退役军人服务“一件事”经验做法在全国推介;开发区企业投资项目开工“一件事”实践被纳入《中国开发区营商环境百佳案例》。 (三)政务服务效能不断优化。在省政务大厅推行“综合窗口”改革,打造集成化标准化、贴心式兜底式服务。改革以来,省政务大厅日均办件量超280件,平均每件办理时限由半个小时压缩到10分钟以内,各试点地区行政审批事项已基本纳入综合窗口管理,服务效能大幅提升。 (四)数字政府建设步伐加快。制定出台《山西省省级政务云服务使用管理细则》,推动制定《政务信息化项目验收材料要求》《政务信息化建设项目立项评审规范》等标准规范,逐步实现全流程各环节精细化管理。搭建全省“1+N”信创云基础架构,统筹实施全省电子政务外网升级改造。 (五)综合监管效能全面提升。制定我省跨部门综合监管事项清单标准,组织梳理省市县三级跨部门综合监管事项(省级19项、市级177项、县级1723项),深化“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开发综合监管子系统,提升“互联网+监管”能力。 (六)公共资源交易更趋规范高效。持续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建立全国首个“项目评审主持人库”,建设平台“数字见证系统”,全省推广“远程异地评标+分散评标+场外主持”三项举措,形成了“全覆盖”的风险防控体系。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法治建设工作的决策部署,围绕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重点推动以下工作。 (一)强化责任传导。认真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着力推动政府职能依法履行,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压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清单,明确工作任务,依法组织协调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相关工作。 (二)强化普法宣传。将法治教育培训作为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定期组织法治专题培训、讲座和研讨活动,邀请法律专家和业务骨干进行授课,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引导全系统利用新媒体平台,制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治宣传作品,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强化依法改革。将深化改革与法治建设相贯通,推进营商环境升级版改革,进一步优化提升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外资外贸环境、政务环境、人文环境和要素保障环境,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推进省级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提升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和服务应用支撑能力。加快推动数字证书(CA)全国互认应用,深化远程异地评标跨区域、跨平台常态化运行,切实增强交易服务便利度。推广应用“互联网+监管”系统综合监管功能,归集各类监管数据,为各级各部门实施综合监管提供平台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