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清廉交易60条”筑起风险防控体系
本报太原12月16日讯(记者郝薇)近年来,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把“清廉交易”作为全部工作的逻辑出发点,全面深化改革,推出“清廉交易60条”,把廉政举措融入事业发展全过程,构建起集人防、物防、技防、制度防于一体的“清廉交易”风险防控体系,着力营造阳光透明、清廉高效的山西交易市场环境。
省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党组成员、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张润泽表示,近年来,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严密内控,最大限度压缩和规范自由裁量权。针对采购文件编制环节,成立项目评审委员会,由单人审核变集体会审,使文件编制更加客观公正;针对开评标环节,建立了全国首个“项目评审主持人库”,培训后,中心全员入库,开标前半小时随机抽取,有效屏蔽了“熟人圈”;针对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动态排查廉政风险点,调整权责清单,完善防控措施,确保廉政布控全覆盖。
精准管控,实现交易全程可控。推行交易活动全程不见面,将工位制分散评标、场外主持、远程异地评标模块化组合,使进场人员实现空间上的有效隔离,确保专家能够独立、公正地履行评审职责;提升场所智能化管理水平,搭建了智慧门禁系统、人员轨迹定位系统、数字见证系统,所有进场交易均实现全程可视、步步留痕、实时管控,使交易全过程置于社会的监督视线之下。
组建全省交易中心“清廉交易共建体”,努力推动行业治理。今年以来,共制定省级地方标准4项,省级管理规范17项、服务规范9项、技术规范14项,推动区域内标准统一,实现交易活动零歧视、无障碍。